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药专业 > 中草药汇编 > 中药大典 > 种子类 > 槟榔
编号:86190
槟榔
http://www.100md.com 当代中医网
     [药材来源]

    为棕榈科常绿乔木植物槟榔Areca cathecu L.的成熟种子。主产于海南岛、福建、云南等地。春末至秋初果实成熟时采收,剥去果皮,晒干,浸透切片。生用或炒用。

    [性味归经]

    苦、辛,温。归脾、胃、大肠经。

    [药性说明]

    本品驱虫面广,并具泻下作用,有助于虫体排出,尤其善驱绦虫,且辛散行气以消积,苦降利水以消肿。故为虫积腹痛,食积腹胀,水肿胀满所常用。

    [功 效]

    1.杀虫 本品可驱杀多种肠道寄生虫,以杀绦虫效果最好。

    2.泻下导滞 治疗食积气滞、湿热痢疾。

    3.行气利水 治疗水肿、湿毒脚气。

    [药理知识]

    1.槟榔碱是有效的驱虫成分。对猪肉绦虫有较强的瘫痪作用。使全虫各部产生驰缓性麻痹,虫体伸长而不易断,对牛肉绦虫则仅能使头部和未成熟节片完全瘫痪,对中、后段节片影响不大。另外,对姜片虫、蛲虫、蛔虫、鞭虫、钩虫也有一定疗效。

    2.槟榔碱有与毛果芸香碱相似的作用。可兴奋M-胆碱受体引起腺体分泌增加,特别是唾腺分泌增加,并增加肠蠕动、收缩支气管、减慢心率、扩张血管、血压下降,滴眼使瞳孔缩小。也能兴奋N-胆碱受体,对中枢神经系统也有拟胆碱作用。

    3.其水浸液对皮肤真菌及流感病毒甲型某些株有一定抑制作用。

    4.过量槟榔碱引起流涎、呕吐、利尿、昏睡及惊厥。可用过锰酸钾溶液洗胃,并注射阿托品。

    [有效成分]

    含生物碱,主为槟榔碱,其次为槟榔次碱、去甲基槟榔碱等。又含缩合鞣质、脂肪油及槟榔红色素。

    [临床应用]

    1.治疗肠道鞭毛虫病:槟榔(打碎)50g。水煎两次得药液300ml,加入蔗糖20g,溶化后分两次早晚饭前各服150ml,5天为1疗程,可连服2个疗程。(《中西医结合杂志》1987;7(8):504)

    2.治疗乳糜尿:槟榔、海藻各60g。水煎服,每日1剂,1周为1疗程。(《江西中医药》1986;(4):35)

    [贮 存]

    [鉴 别]

    [使用禁忌]

    1.用量过大 可导致流涎、呕吐、上腹痛、腹泻、眩晕、抽搐、呼吸困难、血压下降、蛋白尿,甚至引起肺水肿、心脏麻痹、困难、哮喘、血压下降、蛋白尿,甚至引起肺水肿、心肝麻痹、呼吸衰竭而死亡。

    2.使用过久 平时经常嚼食槟榔可使牙齿松动,并与口腔、喉、食管、胃等部位发生肿瘤有关,有致癌作用。我国有些地区居民有嚼食本品的习惯,应予纠正或控制用量。

    3.药不对证 本品行气消积,不宜用于阴阳两虚、气虚下陷者。用于攻逐水饮治疗水肿也应注意病人体质,正气亏乏者忌用。, http://www.100md.com